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中建基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中建集团部署,强化顶层设计,形成长效机制,优化制度体系,快速有效地推进三年改革行动各项工作。
深化清单制定,增加自选动作
2020年11月14日,集团印发通知,要求子企业编制改革任务清单,11月18日,公司启动清单编制工作,经各部门三次意见征集、集团两次审核完善,2021年初,公司印发《中建基础改革三年行动任务清单》,清单共70项任务举措,包括“建立项目标准化管理体系”“强化公司关键要素配置,推进双品牌对接市场”“打造运营品牌”等多项自主性、创新性举措。每项任务举措均由公司领导牵头落实,按年度明确节点目标,为改革三年行动提供了“路线图”、“施工图”。
强化责任落实,深化机制建设
公司成立深化改革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领导小组,由公司党委书记牵头挂帅,负责改革相关工作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按季度检索推进落实情况,检视问题和不足,每季度在公司党委会上进行汇报讨论,强化公司党委在公司治理中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领导作用,确保各项改革任务按节点顺利完成。组建专项工作群,完善工作机制,按月报送改革亮点及素材。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项目红色基石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落实集团“建证力量·红色基石”“建证匠心·红色先锋”党建品牌创建活动。立足平台型企业实际,结合基础设施业务特点和项目属地特色,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本年度在乌鲁木齐机场、合肥地铁7号线、长春地铁等项目持续深化“五同四共”党建共建工作方法,推动党建工作与施工生产互融互促,有力地助推重特大项目安全优质高效履约。目前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模式,受到中组部党建研究所、地方党委和集团党组的高度评价。
完善管理体系,提升管理能力
为夯实管理责任、理顺管理链条、确保节点顺畅衔接、强化资金把控、提高风险预警,围绕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1+N”制度体系。“1”是出台《区域机构分类、资源配置及市场布局标准化工作方案》,作为精益化管理的“路线图、施工表”,厘清组织管理关系和机构权责界面,为实现资源高效配置提供管理标准。“N”是配套编制多个实施细则,先后发布《区域机构、项目岗位配置管理细则》等8项制度,细化管控标准,强化业绩激励,实现有限资源效用最大化。截至2021年12月底,公司总部共有18类、233项制度,2021年以来新增《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等35项,修订《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资金管理办法》等21项,废止《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法律事务管理办法》等26项,公司管理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加强信息化设计,实施智能化管理
为推动中建基础信息化体系与制度建设,修订了《中建基础信息化发展管理规定》。本规定在职责建设上,明确建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规范了信息化规划、计划、标准等管理工作。此外,还制定了中建基础《视频会议系统管理办法》《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信息系统安全应急管理办法》《EM系统填报指引与权责指引》。以上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提升了中建基础整体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手段建设,与主流互联网企业联系交流,以行业前沿视角思考如何利用信息化与主业结合,寻找新增长点,引导业务再创新。统筹推进EM系统,实现管理流程优化、深化、再造,实现数据全方位采集、分析、决策支持,进一步强化组织管理能力。统一EM系统数据架构和管理,形成全覆盖模式信息化体系,以数据为基础,逐步打造智能化、集约化数据分析。目前已在EM系统手机客户端建立起面向决策层的BI展示模块,进一步优化细致BI模块的功能,更加契合公司市场、管理、业务、监督等多个维度的数据展示。
开展投资运营体系建设,推进项目全生命周期管控
投资重点围绕创新项目拓展、强化预算执行、夯实政策研究、量化风控考核、深化体系建设、加强成果运用等六个方面,夯实管理基础;运营则聚焦组织制度保障、运营平台打造、还贷风险防范、中建品牌塑造、运营安全保障五个维度,印发运营业务专项规划、运营业务指导意见、项目运营管理规定、投资运营业务审计管理办法、运营视觉识别规范手册、运营公司实体化发展方案等多项制度,提升运营管理水平。通过严格履行运维责任,按照绩效考核标准完成各项养护指标,保证绩效考核达标,按照合同的时间节点提前向政府提出考核事宜,绩效考核达标后及时提出付款申请,每年度及时跟踪政府预算编制时间,督促和确保相关补贴纳入预算范围等手段加强PPP项目可用性服务费和可行性缺口补助的回收。以近期中标的乌鲁木齐机场、苍昭高速等项目为抓手,从前期介入,统筹策划项目管理模式、治理结构、人员配置、绩效考核、薪酬激励等事项,全周期覆盖,一体化推进,打造细分领域项目运营标杆样板,全力推动投资运营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